登陆

馬應龍營收創新高難掩隱憂:痔瘡藥依賴症與專利失效,如孫興慜與tottenham困境。

author 2025-05-23 2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

2024年,馬應龍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成績單:全年營收高達37.28億元人民幣,年增率達到18.85%;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也達到5.28億元,年增19.14%。更令人矚目的是,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更是同比暴漲44.98%,創下了歷史新高。對於這樣一份成績單,若以美股投資人的角度來看,無疑是值得關注的。但深入分析,這份光鮮的財報背後,卻暗藏著不容忽視的隱憂。就像看到蔡依林的新專輯銷量長紅,粉絲固然開心,但如果仔細分析銷售結構,發現還是老歌佔大宗,那未來的發展就讓人捏一把冷汗。

光鮮財報難掩的痔瘡藥依賴症

馬應龍的核心業務,說白了,還是那讓人有點難以啟齒的痔瘡藥。這項業務仍然佔據其營收的半壁江山,說是“現金奶牛”一點也不為過。2024年,治痔類產品的營收達到15.92億元,年增率高達23.19%,毛利率更是驚人,高達73.96%。這種現象,就像孫興慜再怎麼厲害,如果tottenham vs man utd(或者說 tottenham đấu với man utd)的戰績始終無法提升,球迷還是會感到焦慮。憑藉著“十人九痔”的市場剛需,馬應龍在痔瘡藥零售市場佔據了42.55%的市場份額,遠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。其核心產品麝香痔瘡膏、痔瘡栓的產銷量分別同比上漲37.98%和16.95%,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。但是,這種高度依賴單一品類的模式,正逐漸暴露其脆弱性。如果國泰金只靠保險業務,聯電只靠晶圓代工,那風險可想而知。對於我個人來說,我是不太喜歡這種過度集中的商業模式,總覺得少了點somi(SOMETHING)!

專利失效與競爭加劇:痔瘡藥市場的潛在危機

你可能會說,痔瘡藥市場有很高的壁壘,馬應龍地位穩固。但事實並非如此。雖然馬應龍的痔瘡藥配方號稱源自400年的八寶名方,但隨著專利到期(麝香痔瘡膏專利於2022年失效),其他藥企的仿製產品已經悄然湧現。這就像林志傑再怎麼寶刀未老,也敵不過時間的摧殘。正大天晴、榮昌製藥等企業正加速搶佔市場份額,而馬應龍的毛利率雖然仍居行業前列(同仁堂毛利率43.75%,東阿阿膠73.46%),但增速已經顯得有些疲態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痔瘡藥的“病恥感”標籤始終難以擺脫。消費者對痔瘡的羞恥心導致院外市場佔比高達70%,但也意味著,一旦市場教育失敗或競品價格戰爆發,馬應龍的護城河可能迅速被侵蝕。這種感覺,就像明明知道比特幣(BTC)有潛力,但還是擔心它的波動性。又比如我喜歡永野芽郁,但還是擔心她未來發展一樣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coapyu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