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科创板仁度生物疑云:股东套现,精准诊断成色几何?

author 2025-05-10 25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元宇宙Web3

科创板的“精准”幻觉:仁度生物股东套现离场疑云

仁度生物,这家顶着“精准诊断”光环登陆科创板的企业,如今却陷入了首发股东减持的尴尬境地。CENTRAL CHIEF LIMITED,一个持股超过5%的股东,以“自身资金需求”为由,计划转让公司1.25%的股份。这看似简单的资本运作背后,实则隐藏着对科创板“精准”定位的拷问,以及对生物科技企业估值泡沫的担忧。

上市光环下的首发股东减持:逐利还是另有隐情?

一家公司上市,往往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里程碑,是原始股东实现财富增值的机会。然而,仁度生物上市仅三年,首发股东便迫不及待地减持,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。所谓的“自身资金需求”,或许只是一个体面的借口,掩盖了股东对公司价值判断的动摇。当然,我们不能排除股东正常的财务安排,但结合仁度生物上市后的股价表现——上市首日短暂冲高后便一路走低,甚至跌破发行价,这种减持行为就显得意味深长了。难道说,这些早期投资者已经预见到了什么?

仁度生物的“精准”成色:技术创新还是资本运作?

“精准诊断”是仁度生物的核心标签,也是其能够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关键。然而,当我们深入剖析其招股书,却发现所谓的“精准”更多地体现在营销层面,而非技术突破。募资用途中,除了“精准诊断试剂和智能设备产业化研发项目”外,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“营销网络建设项目”。这不禁让人质疑,仁度生物究竟是一家以技术驱动为主的创新企业,还是一家擅长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的商业公司?科创板的设立初衷是扶持真正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,如果仅仅依靠概念炒作和营销手段就能轻松上市,那无疑是对科创精神的背叛。

中金公司的“保荐”迷局:利益捆绑还是专业背书?

中金公司作为仁度生物的保荐机构,在公司上市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。高达5230.80万元的保荐及承销费用,足以体现其在整个交易中的利益所在。然而,高额的费用是否意味着高质量的专业服务?中金公司在尽职调查中,是否充分评估了仁度生物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?又或者,为了追求更高的承销利润,而对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?我们并非要否定中金公司的专业能力,但作为资本市场的“看门人”,券商的责任不仅仅是帮助企业上市,更要对投资者负责,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。如果保荐机构只顾自身利益,而忽略了对企业的风险评估,那么最终受损的将是广大投资者。

海归科学家的“中国梦”:技术报国还是资本盛宴?

居金良,仁度生物的实际控制人,一位拥有美国国籍的海归科学家。他的履历光鲜亮丽,曾就职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。回国创业,无疑是怀揣着技术报国的梦想。然而,当梦想照进现实,却往往会面临各种诱惑和挑战。在资本的裹挟下,技术创新是否会变味?科学家的理想是否会被商业利益所侵蚀?我们期待居金良能够坚守初心,真正将仁度生物打造成为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,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在资本市场收割韭菜。毕竟,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,真正的价值在于技术突破,而非财富积累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coapyu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