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金价狂飙真相:2025年4月黄金“避险”神话破灭?

author 2025-04-22 44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黄金避险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数据

黄金的“避险”神话:2025年4月市场狂舞的真相

假期缩水与“虚假”繁荣:金价的周线谎言

汇通财经APP的数据,2025年4月14日至18日,受耶稣受难日假期影响,黄金市场仅有四个交易日,现货黄金(XAU/USD)收报3327.04美元/盎司,周线涨幅达2.76%。乍一看,这似乎是黄金市场的又一次“胜利”,在全球经济动荡中,黄金再次证明了其“避险”价值。但仔细推敲,这种“繁荣”很可能是一种被放大的假象,是一场被假期缩短的交易周所扭曲的狂欢。

我们必须质疑,仅仅四个交易日的数据,真的能够代表黄金市场的整体趋势吗?这种短期的上涨,会不会只是机构投资者利用假期效应,操纵市场情绪,拉高出货的障眼法?毕竟,交易量的萎缩往往意味着市场参与者的谨慎,而这种谨慎背后,隐藏的可能是对未来更大的担忧。

更令人怀疑的是,这种上涨的理由——美元走弱、贸易政策不确定性、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滞胀风险的鹰派言论——是否真的足以支撑金价如此强劲的涨幅?美元的疲软,固然会提升黄金的吸引力,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,同样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衰退,从而削弱黄金的实际需求。而鲍威尔的“滞胀”警告,更像是一种事后诸葛亮,是对过去政策失误的无奈承认,而非对未来的有效指引。

技术面迷雾:超买的狂欢,还是崩盘的前兆?

RSI超买的假象:技术分析的局限性

从技术面来看,文章提到黄金保持上行趋势,价格位于10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上方。相对强弱指数(RSI)处于超买区域(高于70),提示短期可能出现整固或小幅回调。这种看似客观的分析,实则充满了主观臆断和对技术指标的过度迷信。

诚然,价格位于100日均线上方,可能意味着多头占据优势。但技术指标并非万能,RSI超买的信号,仅仅是提示存在回调的可能性,而非必然性。更何况,在高度情绪化的市场中,技术指标往往会失效,甚至成为庄家诱骗散户的工具。

关键支撑位在3230美元,阻力位在3355美元,这些数字看似精确,实则毫无意义。市场并非按照技术分析师的剧本运行,真正的支撑和阻力,来自于供需关系的变化,来自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,而不是来自于几条人为设定的线。技术分析,充其量只是一种辅助工具,而非决策的依据。过度依赖技术分析,只会让你陷入自我实现的陷阱,最终成为市场的牺牲品。

经济数据这潭浑水:就业的虚假光环与楼市的真实衰退

就业数据的美丽谎言:失业金申请背后的结构性问题

文章指出,美国截至4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1.5万,低于市场预期,显示劳动力市场持续稳健。但这种“稳健”真的可信吗?初请失业金人数的下降,可能仅仅是因为更多的人放弃了寻找工作,不再被统计在失业人口之中。它也可能反映了零工经济的兴起,更多的人从事兼职工作,无法获得失业救济金。更重要的是,初请失业金人数无法反映结构性失业问题,那些因为技术变革而失去工作,无法适应新技能要求的工人,仍然被排除在就业市场之外。

续请失业金人数增至188.5万,较前值增加4.1万,表明失业持续时间略有延长。这才是更值得警惕的信号。它表明,失业问题并非短期现象,而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。劳动力市场的“稳健”,很可能只是一个被粉饰的假象,掩盖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。

楼市的冰与火之歌:数据分歧掩盖的真实困境

3月营建许可上升1.6%至148.2万,超过市场预期。然而,住房开工率从149.4万大幅降至132.4万。这种数据上的分歧,反映了楼市的真实困境。营建许可的上升,可能仅仅是开发商对未来的一种乐观预期,但住房开工率的下降,却表明实际的建设活动正在放缓。

高利率、高房价、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,正在扼杀楼市的需求。即使政府出台各种刺激政策,也难以改变楼市的颓势。营建许可的上升,更像是海市蜃楼,无法掩盖楼市的真实衰退。这种衰退,不仅会影响房地产行业,还会波及整个经济,加剧社会的不稳定。

鲍威尔的“滞胀”魔咒:美联储的鹰派困境与市场预期崩塌

滞胀的幽灵:鲍威尔的无奈与市场的恐慌

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警告称,疲弱的经济和高通胀可能导致滞胀风险。这句话暴露了美联储的困境:一方面,通胀仍然居高不下,需要继续加息;另一方面,经济增长已经放缓,加息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。鲍威尔的“滞胀”警告,与其说是对未来的预测,不如说是对过去政策失误的承认。美联储为了应对疫情,过度放水,导致通货膨胀失控。现在,他们试图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,但却面临着经济衰退的风险。

市场对鲍威尔的警告感到恐慌。滞胀是经济最糟糕的状态之一,它意味着经济停滞不前,物价却不断上涨。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政策选择都难以奏效。加息会进一步扼杀经济,降息会加剧通胀。鲍威尔的“滞胀”警告,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,引发了避险情绪,推动了金价上涨。

降息预期的大溃败:谁在为错误押注买单?

鲍威尔的鹰派立场降低了市场对6月降息的预期。CME FedWatch工具显示,市场预计2025年底前降息86个基点,首次降息可能在7月。这意味着,此前押注美联储将在6月降息的投资者,遭受了重大损失。降息预期的大溃败,反映了市场的盲目乐观和对美联储政策的误判。

许多投资者认为,美联储会在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立即降息。但鲍威尔的警告表明,美联储更关心的是控制通胀,即使这意味着牺牲经济增长。那些错误押注降息的投资者,最终将为自己的贪婪和无知买单。市场是一个残酷的地方,它永远不会宽恕错误,只会惩罚无知。

央行政策的“明牌”博弈:欧洲央行的降息与美元的被动反击

欧美的货币政策分歧:一场注定失败的竞赛?

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,进一步拉大与美联储的政策分歧。这一举措导致欧元走弱,美元相对承压,使黄金对非美元持有者更具吸引力,推动金价上涨。但这种上涨是可持续的吗?欧洲央行的降息,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,但同时也可能加剧通货膨胀。在供应链仍然紧张,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,降息可能会适得其反,导致滞胀。

更重要的是,欧洲央行的降息,可能会引发货币贬值竞赛。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,其他国家可能会纷纷效仿,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。在这种情况下,黄金可能会成为一种避险资产,但它也无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。

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分歧,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失衡。美国经济相对强劲,需要加息来抑制通胀;欧洲经济疲软,需要降息来刺激增长。但这种分歧,可能会加剧全球经济的动荡。一场注定失败的竞赛正在上演,而黄金,只是这场竞赛中的一个棋子。

特朗普的贸易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:关税恐吓下的市场神经衰弱

贸易战的幽灵:特朗普的“极限施压”与全球经济的慢性自杀

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对关键矿产、药品和半导体进口展开调查,引发市场对新关税的担忧,推高了避险情绪。特朗普表示与欧盟和中国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,但市场对关税引发的潜在经济冲击仍持谨慎态度。这种谨慎是理所当然的。特朗普的贸易政策,是一种“极限施压”策略,通过关税威胁来迫使其他国家让步。但这种策略,往往会导致贸易战,损害所有参与者的利益。

关税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,导致通货膨胀。关税还会扰乱全球供应链,导致生产效率下降。更重要的是,关税会破坏国际贸易体系,加剧地缘政治紧张。特朗普的贸易政策,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,悬挂在全球经济的头上,随时可能落下。

即使特朗普声称与欧盟和中国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,市场仍然对关税引发的潜在经济冲击感到不安。因为特朗普的承诺往往不可信,他随时可能改变主意,再次挥舞关税大棒。投资者对贸易政策引发的市场波动性感到不安,进一步支撑了黄金的避险需求。但这仅仅是一种短期反应。长期来看,贸易战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损害,即使是黄金,也无法幸免。特朗普的贸易政策,是一种慢性自杀,它会慢慢摧毁全球经济,最终也会吞噬黄金。

地缘政治的“避风港”幻觉:黄金的虚假安全感

地缘政治风险:黄金的短期兴奋剂与长期麻醉剂

俄乌冲突的持续不确定性为市场情绪蒙上阴影,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以对冲风险。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,在本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受到青睐。但这种青睐是理性的吗?地缘政治风险,固然会推动金价上涨,但这仅仅是一种短期反应。长期来看,地缘政治冲突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破坏,即使是黄金,也无法置身事外。

战争会破坏生产设施,扰乱供应链,导致通货膨胀。战争还会引发难民危机,加剧社会不稳定。更重要的是,战争会破坏国际合作,导致全球经济碎片化。在这种情况下,黄金可能会成为一种避险资产,但它也无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。

把黄金当作地缘政治风险的避风港,是一种幻觉。黄金只能提供短期的安全感,无法解决根本问题。地缘政治冲突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的冲突,在于权力斗争,在于历史仇恨。只有通过外交手段,通过国际合作,才能解决这些问题。把希望寄托在黄金身上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黄金只是一种短期兴奋剂,长期来看,它只会麻痹人们的神经,让他们对真正的危险视而不见。

分析师的“皇帝新装”:集体唱多背后的利益考量

分析师的预测:是真知灼见,还是利益驱动的合谋?

文章援引多位分析师和机构的观点,普遍对黄金持长期看涨态度。但我们必须质疑,这些分析师和机构的预测,真的是基于客观分析,还是出于利益驱动的合谋?分析师Edward Meir认为黄金市场“相当超买”,短期内可能回调,但仍强调长期不确定性会支撑金价。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,既避免了得罪多头,又为自己留下了后路。如果金价下跌,他可以说自己已经提前预警;如果金价上涨,他可以说自己早就看好。

Metals Focus咨询公司也对黄金持长期看涨态度,但警告短期可能回调。这种“既要又要”的说法,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。高级研究分析师Lukman Otunuga则强调美元走弱、关税政策和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为黄金提供支撑。这种泛泛而谈的理由,几乎适用于任何情况,缺乏具体的分析和预测。

机构的长期“背书”:是价值投资,还是掩盖危机的烟雾弹?

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金价将达到2950美元/盎司,高盛则将2025年底金价预测上调至3100美元/盎司,美国银行甚至认为金价可能升至3500美元/盎司。这些机构的预测,看似精确,实则充满水分。他们往往会利用各种模型和数据,来证明自己的观点,但这些模型和数据,往往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的,以符合他们的利益。

更重要的是,这些机构往往持有大量的黄金头寸,他们的唱多行为,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投资抬轿子。他们通过发布乐观的预测,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,从而推高金价,让自己获利。这种行为,类似于“老鼠仓”,是一种不道德的市场操纵行为。这些机构的长期“背书”,与其说是价值投资,不如说是掩盖危机的烟雾弹。他们试图通过集体唱多,来维持市场的信心,避免金价崩盘,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。但这种做法,最终只会让更多的散户投资者成为牺牲品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coapyu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