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港股ETF资金潮涌:高切低操作与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

author 2025-02-15 38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港股ETF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分析

近期港股市场波动剧烈,ETF资金的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一方面,部分资金选择在港股ETF上涨后获利了结,导致部分港股概念ETF出现资金净流出,甚至超过百亿元。另一方面,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,显示出外资对港股市场的长期看好。

ETF资金的短线操作:越涨越卖,越跌越买?

数据显示,本月以来,多达21只港股概念ETF资金净流出额超过亿元,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、华夏恒生科技ETF、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的资金流出尤其显著。这反映出部分投资者短线操作的特征,即在市场上涨后选择获利了结,而在市场下跌时则选择买入。这种“越涨越卖,越跌越买”的策略在过去也多次出现。

然而,这种短线操作策略并非普遍现象。事实上,在9月行情爆发之前,港股表现低迷,投资者也经历了大幅亏损。但许多投资者坚持“越跌越买”,在低位分批建仓,降低了持仓成本,最终在市场反转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

高切低策略:从科技ETF转向红利ETF

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部分投资者从高估值的科技股ETF中撤资,但一些与红利资产相关的ETF却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。这显示出部分投资者正在实施“高切低”策略,即卖出涨幅较大的科技类ETF,同时买入表现相对滞后的红利类ETF。

多个红利主题ETF,如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、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等,本月资金净流入持续增长,规模屡创新高。这与科技、互联网等板块的强势表现形成对比。

这种策略的背后逻辑在于,在科技板块估值较高,市场情绪较为亢奋的情况下,投资者选择转向估值相对较低,且具有稳定分红能力的红利板块,以降低投资风险,并获得稳定的收益。

南向资金持续流入,外资看好中国股票

与ETF资金的短线操作相比,南向资金则展现出更加长期的投资视角。本月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超过180亿元,年内净买入金额更是超过1300亿元,创下近年来的新高。

不仅是南向资金,许多外资机构也表达了对中国股票的乐观预期。高盛、摩根士丹利、德意志银行等机构纷纷发布报告,看好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,并预计中国股票将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。

市场情绪与风险提示

虽然市场呈现出整体向好的趋势,但仍需注意市场风险。目前市场情绪已接近高点,技术指标也显示出一定的超买迹象,短期内可能存在回调的风险。此外,投资者内部对后市走势仍存在分歧。

展望后市,一些机构认为红利板块可能迎来补涨机会,这主要基于市场避险情绪可能增加,以及长期资金对稳定收益的需求。但投资者仍需谨慎,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coapyue.com